缘起

  写成《驾行滇藏线有作》后,总觉得意犹未尽,尤其是在对西藏高原高耸九霄意境的表现方面,而这恰恰又是这块地方最令人神往的魅力所在。

  游宿西藏高原得梦

  日贪山水不知疲,夜卧青冥自更怡。

  寂静分方凭北斗,依稀入梦枕南箕。

  欲跟织女招呼打,却恐牛郎望见疑。

  河汉原真清复浅,驯良使得雀桥期!

  2017年9月21日

  后记【话说“造句虽工对,断句未必类”】

  前面在《访洞里萨湖水上村》的后记中曾有论及,旧体诗的写作或欣赏有时须特别注意句中“断句”。我们知道对仗(流水对除外)首先要求前后句型一致,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前后句的思维方式(断句)也一定相同(类似)呢?虽然我们所接触的好像大多是这样,但其实也有不少前人优秀的格律诗并非如此。

  如刘长卿诗作《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中的“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对句很好理解,但用同样的思维模式来看出句的话,则容易理解为“经过雨看松色”,这显然有点不知所云。其实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一阵雨下过后看松色”,也就是说,“过雨(刚过去的阵雨的意思)”和“看松色”须断句后去理解。

  如果说上面这个例子还不够典型的话,我们再看看贾岛诗作《雪情晚望》中的“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联句,虽然看起来它们都是“主谓宾”句型结构,但若是套用出句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对句的话,则难以理解断烟(怎么还能)生(出)石松?而这一句正确的思维“打开”方式其实是“烟断石松生”,表现的是一幅“烟火断尽(消散),山石和山松显现”的动态画面。

  再回过头来看看本诗的颔联“寂静分方凭北斗,依稀入梦枕南箕”。“依稀入梦”符合现代语言修辞习惯,因此很好理解,但如果依葫芦画瓢来理解“寂静”与“分方”的修辞关系,就会觉得怪异。其实,欣赏“寂静分方凭北斗”的正确方法需要回到前面《洞里萨湖水上村庄》后记中所阐述的“分镜头组合法”,将“寂静(环境)”与“分方(辨认东南西北之方向)”来一个“先分再合”的处理。这显然与对句的“依稀”和“入梦”不可割裂来理解的思维方式不同。

  摘录来自

  《诗记+》

  裴在智

  如果您希望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即用电子书阅读APP阅读),请联系‪pzzpei@126.com‬索取免费的完整版电子书(.e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