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是自有农事耕作活动以来,人们从一开始对大自然的无知、敬畏到逐步的认知,再到如何顺应大自然、更好地利用大自然来为自己的农事耕作活动服务而产生出来的“咏叹调”。从《诗经》里的“七月”、“甫田”、“大田”等诗文里,我们就可以从先人们在从事农事活动时,为抒发内心情感时的歌咏中窥见农谚的影子。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用血和汗浇灌出来的一朵奇葩,《齐民要术》、《朝野佥载》、《天工开物》等古籍里,均有大量的有关农谚的记载。特别是《齐民要术》,那就是一部古代农业经典的科普读物,里面记载有大量的直到今天还适合我们本地农村使用的农谚。

农事耕作离不开经典农谚,条条藏着大智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农谚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精炼生动、寓意丰富、简短流畅、通俗易懂且具有极强的概括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作为来源于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的内容极其丰富,便于记诵。长期以来,特别是古时的农事活动完全是“靠天吃饭”的。所以农谚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以致到今天,农谚还在对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许多农谚看起来似乎简单浅显,其实有着极其深刻的科学原理。在农事活动中,农民对这些农谚运用起来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在这方面我是有着最深切的体会的,因为我在白舍作了20多年的田,当过生产队长、大队农技员。

大量的农谚,从各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日常生活,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时代心声,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万斤亩,万斤亩,饿得脚发抖”等等,一看就知道是50年代后期“大跃进”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产品”。当时为了粮食“放卫星”,不顾人们的死活,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错误泛滥成灾,对国民经济和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破坏。各地为了“达标”而争先恐后地说假话、空话、大话,做假事、傻事、错事。为了达到所谓的“万斤亩”,而动用男女老少把几块田里的已经成熟的稲子集中搬到一块田里,以应付上面的检查。这样的结果,导致各地发生“吃不饱、饿死人”的现象。以上农谚就把当时那种现象形象、准确、鲜活地暴露无遗。一下就把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又带回到那个狂热、躁动、空虚而又痛苦的梦魇般的年代。

农事耕作离不开经典农谚,条条藏着大智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出工一条龙,做事一条虫”、“出工磨洋工,收工打冲锋”等等,想都不用想,肯定就是对农村“吃大锅饭”年代,农村生产状况最形象、最确切的写照。我就亲身经历了这个时期,而且曾经是这条“长龙”的“领队”,故有更深切的体会。那个时候一个生产队少则100多人,多则300到500人。我所在的村就有300多人,出工的时候浩浩荡荡排成的队伍有几百米长,颇为壮观。前面的人到了田边,要等后面的人到齐了,还需要吸筒烟,才开始作业。反正做多做少一个样,所以消极怠工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长期以来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极其低下,生产力资源浪费的现象简直就是触目惊心。这也难怪,农民在饥不果腹的状态下,一天的劳动时间却特别长,可以达到8小时以上。一年到头,除了年、节日,夏冒炎热,冬忍严寒,天天都要出工。每天的收入只有几角钱,到了年终分配的时候,大多数人要“超支”。就是说,一家人辛辛苦苦的劳作一年,到头来,还得欠队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何而来?

“要致富,少生孩子多修路”。这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的极为流行的口号。其实也是农谚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这样一种顺口、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把“计划生育”的国策宣传到了家家户户。

那个年代上面对农业生产除了下达各项任务指标(公粮、公积金等),对农事的科学指导是很少的。所有的农事活动都是“自打鼓,自划船”,主要是靠队长和其他队干部以及一位“看水”员(有经验的老农,平时不参加农活,主要负责全队农作物的苗情、水情管理)划算安排。我在白舍时,是个扶犁打耙、栽禾点豆、样样拿手的强劳力,后来当了生产队长。农谚一直伴随着我走过20多年的岁月,因此一直以来对农谚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愫,也更能理解到农谚深刻的内涵。我把在白舍作田时经常用到的农谚罗列出来,需要解释的做出解释 (以下所显示的日期均为农历)。

农事耕作离不开经典农谚,条条藏着大智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春寒致雨,春暖致晴”。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时节气象。简洁、明确。

“懵里懵懂,清明下种”。不用多说,到了“清明”时节赶紧播种,禾种、菜种(春菜)都要播,千万别耽误。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误天一时,天误人一季”啊,你耽误得起吗?!

“清明要晴不得晴,谷雨要雨不得雨”。就是说,清明时节,天气需要晴朗。因为这个时节是一年农事最关键的时期--播种期,需要晴朗暖和的气候,这样更有利于禾秧的生长发育,不容易发生烂秧现象。而到了谷雨时节期间,田里需要雨水。因为马上要栽早禾了,极需要有水耙田,禾田要有丰富的蓄水。但是往往天不遂人愿,“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多有“倒春寒”袭来,极不利于秧苗生长,增加了秧田管理的难度。但是到了“谷雨”时节前后又往往发生春旱,犁好的田没水耙。这边禾秧催人,那边田里没水。这不急煞人?看似一句寻常的农谚,其实把农民当时“不得”的那种焦急、祈盼、悲观、绝望的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于是农民就有了“清明要晴不得晴,谷雨要雨不得雨”的哀叹。当然,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不会有这样的切肤之痛的。这句农谚其实还在告诫人们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多准备好草木灰,以备寒潮来时,覆盖秧田稻种。及早做好山塘水库的蓄水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农事耕作离不开经典农谚,条条藏着大智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四月八作田缺”、“四月八,乌糍作田缺”。农历“四月八”前后是栽早禾的时节,正需要水。所以需要加固、加高“田缺”,保持禾田有足够的蓄水,以防止春旱。禾田一般有“缺”、“墀”各一个,所谓“缺”、“墀”就是每块禾田里的田埂上开的两个缺口,用以调节禾田水源。“缺”的高度不固定,可以根据气侯状况需要随时调整高度,旱高涝低。“墀”的高度是固定的,比“缺”宽,主要起到禾田溢洪的作用。我县农村在“四月八”前后人们有打乌糍、吃乌糍的习俗。乌糍特别韧实,这就是在告诫人们,这个时节,田缺要作坚实,不要随便就被雨水冲垮了,因为禾田特别需要水。并不是真的要用乌糍去作田缺的。

“准脚去,没饭吃”。这句农谚多用在解放前,有钱人在农忙时节请人栽禾。因为有的短工图快,脚能扒多阔就扒多阔,禾能栽多稀就栽多稀。东家看了很生气,不给或者少给工钱。其实这句农谚还有一层意思,禾,应该合理密植,农民也懂得这个科学道理。

“秧好一半禾”。明确地告诉你,下气力把秧苗管理好。提醒农民在早稻育秧生长的关键时期,要加强秧苗的水、肥、病虫害等方面的田间管理,确保秧苗茁壮成长。因为育秧是水稻获得高产丰收的第一关,只有培育出茁壮的秧苗,才能为日后的好收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秧苗起身,吃些点心”,又俗称“送嫁肥”。就是说,在禾苗准备起秧前几天,再施用些肥料,以利禾苗初期在大田更好的生长。

“早禾水上漂,迟禾栽半腰”。告诉你早禾要栽得浅,迟禾却要栽得深。道理何在?因为早禾田土层较薄,肥料养分容易吸收。而迟禾田土层深,故可以栽深些,以利根系生长,吸收养分。

“早禾不离四月八,迟禾不离五月节”。明确无误的提示你不要耽误农时,抓紧时间栽禾吧。

农事耕作离不开经典农谚,条条藏着大智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牛歇四月八,人歇五月节”。农事到了这个时节,牛辛苦了一春,需要休整,身体需要补充能量,以利再战。这天,人们会煮些碎米、谷糠,加些糯米酒生鸡蛋,用“灌牛筒”(专门灌牛的竹筒)灌给牛吃。而到了“五月节”,早禾起码已经耘了头遍,迟禾也已经开秧,春忙已近尾声,暂时告一段落。人们忙里偷闲,“五月节”歇一歇,喘口气也为人之常情。

“不怕五月十三落,只怕五月十四断雨脚”。五月十三下雨,民间称为“关公磨刀水”。就是说五月十三下雨是正常的,也应该多下。但是五月十四不下雨,日后就可能发生旱情。

“大雨隔线墙,淋女不淋娘”,这种气候现象多发生在“分龙”(农历5月下旬)以后。人们看着大雨就在眼前,却又得不到,而田里又极需要雨水。于是只有遗憾却又无可奈何。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可谓是这种气候现象形象的写照。

“立夏落一点,高山都有捡”。“立夏”那天如果下雨,那预示着当年是个好年成。我清晰的记得,今年“立夏”那天中午飘了些许雨点,今年的天气就应了节气,到目前为止可谓是风调雨顺,再次印证了农谚的预见性和准确性。

“小干不过五月节,大干不过七月半”。如果从开春旱到七月半,在水利条件落后、灌溉条件不完善的时期、地方,可以说,要想春季作物的好收成是没什么指望的了。这句农谚可以理解为人们的一种自我安慰以及对下半年秋季作物的种植以及有好收成的一种祈盼。

“天上起了鱼鳞斑,地下晒谷不用翻”。指夏季如果早上天上有鱼鳞般云状,那这天的阳光肯定充足,且温度也高,适合晒谷。

农事耕作离不开经典农谚,条条藏着大智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头伏晴,二伏阴,三伏落雨做秋令”。理想的天气指数。难有!但是今年的天气就达到了,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是风调雨顺,气候宜人。

“芒种芒出,夏至禾出”。夏至时节正是早稻抽穗扬花期。如果这个时节早稻还没有抽穗扬花,那说明你今年的早稻前期管理没做好,那今年的收成也就出问题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农业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过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夏至过后,进入了田间管理的关键期。除草、防治病虫害、合理施肥管水,二季稻秧苗的管理,以及干花仂(棉花、大豆等旱地作物)的田间管理一刻也不能松懈。

“六月不扇扇,迟禾看得见”。就是说,这个时期的天气要热,温度高,有利于促使晚稻分蘖成长。反之,则影响收成。

“小暑田边看,大暑割一半”。到了小暑,查看所有的早稻,做好收割准备工作。大暑时节,“咚、咚、咚”的划禾(打谷)声响彻在田间上空。一年最紧张忙碌的夏收夏种早已擂起了战鼓。经过了半年的辛劳,人们也在等着喝香喷喷的新米粥。

“白露白茫茫,是禾要做娘”。到了这个时节,所有的晚稻都应该“大肚子”(孕穗)。反之,“寒露风”一扫,影响成熟,则要收瘪谷,半年的辛苦就白搭了。这也是在告诫人们,所有的工作要做在前面,“临时抱佛脚”,为时晚矣。

农事耕作离不开经典农谚,条条藏着大智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薯崽不怕丑,一直栽到秋”。就是说红薯在立了秋还可以栽,有的早稻田水源不好,种不了二季稲,可以抓紧时间栽红薯。这个时节栽的红薯,肉质细腻,淀粉含量少且甜,口感特别好,故俗称“甜薯”。

“头伏麻仂二伏瓜,处暑荞麦白露菜”。告诉你芝麻、子瓜(专门产瓜子)、荞麦、秋菜最佳的播种期。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有反季节蔬菜了。

“霜降不割禾,一夜去一箩”。霜冻随时袭来,成熟的稻穗被霜打后,谷粒极易脱落。赶紧收割吧,保护好半年的劳动成果。

“割禾丢秆,田里更暖”。把禾秆沤在田里,可以增加土壤腐植质,起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地力的作用。特别是迟禾田(一季稻),一般都比较远,且多是冷水田。没有化肥的年代,几乎没什么肥料下田,禾秆沤在田里就是上好的肥料。并不是说秆丢在田里会提高土壤的温度。

“若要肥,挑塘泥”。化肥是70年代才开始大量使用的。长期以来,早稻田里施用的是牛栏粪、草木灰、塘泥等农家肥。而塘泥是农家肥里的“主力军”。每个生产队都有大大小小几十口鱼塘,到了年底全部要干塘。一则年年有鱼(余)过年,一则把塘泥取上来,晒干部分水分后,再往田里挑。塘泥经过一年的沉积,把鱼粪、青草、雨水长期冲刷下来的污物等混合物,沤制转化为富含氮、磷、钾的优质有机肥。施用到田里,极其有利于水稻生长发育,而且不容易引发病虫害。所以,那时候农作物是不需要喷什么农药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古人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确实是这样的,其时,每当“春分”过后,夜晚田地里的蛙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犹如一曲田园夜曲大合唱比赛。可如今因为施用农药化肥,田里的蛙们难觅踪迹,再也无缘听到大自然赠与我们如此美妙的和声了。

农事耕作离不开经典农谚,条条藏着大智慧,散发着泥土的芳香!

“牛冷角,人冷脚”。到了冬天天气寒冷,人的保暖从脚做起。所谓“脚暖全身暖”。而牛全身最怕冷的部位是犄角根部。因此到了冬天,人们往往用棉絮破布把牛角根部包裹起来,以保护耕牛安全过冬。

“冬雪肥田,春雪瘦田”。冬季多下雪,能杀死禾田的虫豸,并且能增加山林土地的蓄水含量,有利于来年水稻生长,并不是说冬雪真的有什么肥料养分。“瑞雪兆丰年”其实也蕴含着这个科学道理。而春雪几乎对农田没什么影响,“春雪瘦田”是相对于“冬雪肥田”而言,并不是真的会瘦田。

看似普通寻常的农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其含义十分丰富,这里记叙的只是我曾经在农业生产方面经常接触到的通用的谚语。

农谚发展到今天,给人以启迪和教育的,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农业生产方面了。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乃至于精神文化生活,同样有着现实的启迪意义和积极的影响。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循着农谚这条历史的轨迹,清晰地感觉到从古到今、天南地北、不同民族各自迥异的农耕文化的脉动。

原创作者:顾建华 南丰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