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别人”

脑子成了“别人”的世界

不知不觉,连续两个小时的“抖音”,放下手机时,满脑子的,都是碎片的画面,好像看了很多东西,又好像什么东西都没有看。

便意识到,脑子又被大数据的“推送”给洗了,成了“别人”的世界。

可不能总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可是想想,“自己”的世界,又是什么呢?细究去,发现那也终究也不过是“别人”的世界,不过不是某一个“别人”的世界,是众多“别人”世界的综合。

个人的意识是从无到有的,既如此,意识最初的形成,便必然是源于“别人”。从牙牙学语,到学生字,学造句,学演讲,学绘画,学唱歌……语言、文字、美术、音乐……无一不是“别人”的意识,无一不是人类历史以来无数个“别人”流传而来。

所以我们永远无法完全不活在别人的世界。“我”的形成,正是基于众多“别人”的思想。就像一棵树,利用根,在深厚的土壤里,汲取各种自己需要的养分,利用叶绿素,转化光能为生物能,不断累积,最后而成了“树”的样子。其实,我们的“思想基因”里,不同比例地融合了我们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的“别人”的元素,如果彻底剔除掉这些元素,剩下的,不知还有什么?就像一棵树烧掉,只剩下一堆灰烬,灰烬也还是元素,也还是来自土壤的东西。彻底剔除的结果,也许就回到了个体的最初:无。本是无中生有,自然有中生无。

既如此,那我们的生命,真的就什么都无法留下?

不是的!

“我”与“别人”

“别人”的“自己”,“自己”的“别人”

我们不同比例地融合了生命邂逅的众多的“别人”,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最后塑造了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从微观的角度,宇宙的万事万物,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富丽繁华,不都是由几近相同的粒子,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吗?世界没有一个完全雷同的“我”,既如此,“我”,就是一棵草、一朵花、一棵树、一片云、一道闪电、一弯彩虹……“我”,为这个世界增添了属于“我”的精彩。

更难能可贵:“我”,并不是众多“别人”的简单堆积,那么多的“别人”,糅合在一起,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有遗传,更有变异,哪怕是众多红花中,你也有自己不一样的“红”。如果,你竟意外地开出了一朵小小的“蓝”,那更是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而这样独特的变异后的基因,留在果实里,留在种子里,在本体消亡之后,还会在新的土壤里年复一年地发芽,生长,开出新的花,结出新的果实。“后之览者必将有感于斯‘花’”,你依托“别人”而成自己,自己又将成为别人的“别人”。

我们总是生活在“别人”的世界。

同时努力地做不一样的自己,也成为“别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