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学季︱晨跑传递自律,夜跑带来生活

晨跑或是夜跑一直以来都各有拥护者,不同时段的运动顺应着每个人的生活节奏与变化。

晨跑是最需要规律谨守的运动,当人们从一夜好眠中醒来,包含心跳与肌肉、每一颗细胞都处于未觉醒状态。从床上走出大门也许只有十米,但可能需要长达三十分钟到一小时才能顺利走出门外。

在刚开始晨跑的朋友,多半都会感受到‘完全无法提振精神’的感觉,通常需要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或是热身足够之后才能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但夜跑则是“牺牲”了与家人共度的时光,甚至是推迟了原本常规的入睡时间,或许会在赖床时多睡一些,但仍无可避免推迟睡眠、甚至是熬夜的问题。

写在开学季︱晨跑传递自律,夜跑带来生活

- 晨跑族 -

1. 通过晨跑可以传递自律的精神

不管是独跑或是团体运动,透过与暖床的对抗,运动员可以感受到自律甚严的重要性。可能是晚上十点半睡觉,早上五点起来,一如既往。多半晨间运动的有意愿者人数不多,而这也使得晨间运动譬如感染般、透过彼此间的牵引会使得晨间运动更能遵守。

写在开学季︱晨跑传递自律,夜跑带来生活

2. 晨跑教导应用时间效率化

晨跑后多半都会开始上班、上课或是做生活常态的工作,这也意味着晨跑必须善用时间,而非徒劳在活动上浪费。以国内一线城市为例,晨间运动后的早餐聚会比夜间运动后的晚餐、点心聚会少了百分之六十。意味着大家倾向于运动过后恢复到工作状态、而不是夜间运动后的放松心境。

写在开学季︱晨跑传递自律,夜跑带来生活

3.晨跑对于强度训练较为费力

如上所说,初期开始晨跑的人都会感受到‘欲振乏力’感,通常维持晨跑后一阵子,或是通过充足热身后才能把运动强度提升上来。比起过了一天走动、身体已醒觉的夜间运动,晨跑更需要完整的热身流程。

4.晨跑后的生活开展初期有疲惫感

刚开始晨跑的人,在展开一天生活时会感受到一些疲惫感,但这些疲惫感是可以透过时间适应而改善的。但随着训练强度与训练时间的调整与改变,不如夜跑后会有很好的睡眠恢复时间。相对上而言,身体会较为疲惫难以恢复。

写在开学季︱晨跑传递自律,夜跑带来生活

- 夜跑族 -

1. 夜跑可以睡得更好

许多研究显示,夜间运动过后可以更快进入睡眠状态;但另一个研究则显示,如果你的当天训练是强度、处于高压状态时,可能会推迟睡眠时间或是破坏睡眠品质。如果当天的训练强度颇高,或许在冷身、拉伸的过程就必须多加注意。

写在开学季︱晨跑传递自律,夜跑带来生活

2. 促进肌肉的生长

根据运动生理学家研究,人们在早上的皮质醇浓度较高,高浓度的皮质醇不利于肌肉的发展生长,而皮质醇通常会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在促进肌肉发展的前提下夜间运动更有效率。

写在开学季︱晨跑传递自律,夜跑带来生活

3. 你可以充分交际生活,但也可能导致时间运用不当

不同于晨跑的寂寥,夜跑的拥护者较多,拥有更多的交际生活是可以帮助身心放松。特别是在一天的忙碌工作之后,适当的运动以及友谊间的对话与闲谈足以洗涤原本残留的疲劳感。但夜间运动的时间通常会比晨间运动更延长一些,在得到调剂身心的放松之余也可能顾此失彼。

写在开学季︱晨跑传递自律,夜跑带来生活

4. 很容易因为其他“意外”而有所改变

夜跑常会因为加班工作、聚餐以及家人聚会而推迟,许多运动生理学家表示避过一次的训练并不会有什么坏影响,但多半的人仍对维持运动有偏执的认知。而也有生理学家表示,如果人因为要遵守运动自律的习惯,进而造成睡眠时间的延后、甚至是影响了睡眠品质,可能就会是‘睡眠不佳、恢复不佳、疲劳生成’的循环。

有没有两全其美的作法?

A. 以频率修正时间,每周设定两次次的晨间运动,以及两次的夜间运动 (以个人作息为准)。

B. 入睡时间差尽可能维持一小时内,譬如你晨跑是六点起床,或许在前一晚就尽可能维持十点入睡;如果当天是夜跑,那么前一晚可能稍微延后到十一点左右入眠。

C. 把强度训练日摆放在已觉醒的夜跑,但把需要耐心自律的训练摆在早上。

—THE END—